用梯形图仿真继电器控制电路是 PLC 编程的基础应用,核心是通过 PLC 的软元件(输入继电器 I、输出继电器 Q、辅助继电器 M、定时器 T、计数器 C 等)模拟传统继电器的触点、线圈、延时等功能,实现完全一致的控制逻辑。以下以三相异步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为例,详细说明梯形图仿真的思路、步骤和注意事项。
一、继电器控制电路原型(以电机正反转为例)
首先是传统继电器控制电机正反转的电路图,包含以下元件:

二、梯形图仿真的核心原则
梯形图通过 “软元件” 对应 “硬元件” 的映射,实现与继电器电路完全一致的逻辑:
| 继电器元件 | PLC 软元件替代 | 功能对应 |
|---|---|---|
| 按钮(SB0/SB1/SB2) | 输入继电器(I0.0/I0.1/I0.2) | 外部信号输入(常开 / 常闭对应梯形图中的触点) |
| 接触器线圈(KM1/KM2) | 输出继电器(Q0.0/Q0.1) | 控制外部负载(如接触器、电机) |
| 继电器触点(常开 / 常闭) | 软元件触点(Q0.0/Q0.1 的常开 / 常闭) | 逻辑控制(自锁、互锁) |
三、梯形图仿真步骤(以西门子 S7-200 为例)
步骤 1:定义 I/O 分配(软元件与硬元件对应)
| 外部元件 | 功能 | PLC 输入 / 输出点 | 梯形图中符号 |
|---|---|---|---|
| SB0(停止按钮) | 常闭,切断电源 | I0.0(常闭触点) |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