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A840变频器使用转矩控制模式时,通常不需要额外提供速度信号,但需通过参数设置限制电机最高速度,防止过速运行。以下是详细说明:
转矩控制模式的核心机制:
该模式通过外部指令(如模拟量输入或通信指令)设定转矩值,电机速度由负载转矩与电机输出转矩的动态平衡关系决定。例如,在绕线装置中,转矩设定需随缠绕半径变化调整,此时速度由负载动态变化,无需外部速度指令。
速度信号的替代方案:
参数限制最高速度:通过参数(如PR20-PR22)设置上限频率,防止电机过速运行。当负载转矩小于电机输出转矩时,电机加速至该上限频率对应的速度后稳定运行;若负载转矩大于电机输出转矩,电机速度下降。
速度环的隐性作用:在转矩控制模式下,速度调节器(ASR)不直接控制速度,但需通过编码器反馈或推算电动机速度,以实现转矩与速度的动态平衡。例如,闭环矢量控制中,编码器信号用于修正转矩指令,但速度仍由负载决定。
需提供速度信号的例外场景:
防止过速的刚性需求:若应用场景对电机速度有严格上限要求(如起重机平移减速停止时的防摇控制),需通过参数设置速度限制值,或结合通信指令动态调整速度上限。
转矩与速度切换控制:在需要先通过转矩控制启动、再切换至速度控制稳定运行的场景(如印刷行业墨辊轴控制),需通过外部信号或通信指令实现控制模式切换,此时速度信号用于切换后的稳定运行阶段。